從盤面上看,鹽湖提鋰板塊收盤報跌,爭光股份(25.340,-2.210,-8.022%)領跌,智慧農(nóng)業(yè)(3.35,-5.63%)、ST賢豐(1.7,-5.03%)、云圖控股(7.84,-4.85%)等跟跌。概念查詢工具為您整理鹽湖提鋰龍頭股的相關信息。
本文內容導航
一、鹽湖提鋰龍頭股一覽
1、科達制造:龍頭股
2022年第四季度科達制造公司主營為建材機械裝備、建筑陶瓷、鋰電材料等,收入為56.08億元、32.76億元、12.1億元,占比為50.26%%、29.36%%、10.84%%。
科達制造發(fā)布2024年第三季度財報,實現(xiàn)營業(yè)收入30.7億元,同比增長34.57%,歸母凈利潤2.48億,同比-66.93%;每股收益為0.13元。
2、藏格礦業(yè):龍頭股
2022年第四季度藏格礦業(yè)公司主營為碳酸鋰、氯化鉀等,收入為43.23億元、38.35億元,占比為52.76%%、46.8%%。
藏格礦業(yè)發(fā)布2024年第三季度財報,實現(xiàn)營業(yè)收入5.62億元,同比增長-59.65%,歸母凈利潤5.71億,同比-39.42%;每股收益為0.36元。
3、西藏城投:龍頭股
2021年第四季度西藏城投公司主營為佘山和園、海宸尊域一期、海宸尊域二期等,收入為12億元、7.04億元、4.27億元,占比為47.74%%、28.01%%、16.98%%。
財報顯示,2024年第三季度,公司營業(yè)收入7263.71萬元;歸屬上市股東的凈利潤為-4673.91萬元;全面攤薄凈資產(chǎn)收益-1%;毛利率47.46%,每股收益-0.05元。
4、比亞迪:龍頭股
財報顯示,2024年第三季度,公司營業(yè)收入2011.25億元;歸屬上市股東的凈利潤為116.07億元;全面攤薄凈資產(chǎn)收益7.78%;毛利率21.89%,每股收益4元。
5、西藏礦業(yè):龍頭股
2022年第二季度西藏礦業(yè)公司主營為鋰類產(chǎn)品、鉻類產(chǎn)品等,收入為10.6億元、1.55億元,占比為86.81%%、12.71%%。
財報顯示,2024年第三季度,公司營業(yè)收入1.95億元;歸屬上市股東的凈利潤為4116.88萬元;全面攤薄凈資產(chǎn)收益1.39%;毛利率33.87%,每股收益0.08元。
二、鹽湖提鋰概念股有哪些上市公司
1、紫金礦業(yè)(601899):公司業(yè)務有金、銅、鋅等礦產(chǎn)資源勘探與開發(fā)。3月28日消息,紫金礦業(yè)(601899)開盤報18.05元,截至下午3點收盤,該股漲1.68%報18.160元,換手率0.91%,成交額33.66億元。
2、億緯鋰能(300014):公司從事鋰原電池和鋰離子電池。億緯鋰能(300014)漲0.13%,報47.980元,成交額4.31億元,換手率0.48%,振幅漲0.13%。
3、贛鋒鋰業(yè)(002460):公司從事鋰產(chǎn)品、鋰電新材料與儲能電池的研發(fā)、生產(chǎn)和銷售。贛鋒鋰業(yè)消息,3月28日該股開盤報34.56元,截至收盤,股價報33.920元跌1.85%,成交量1366.04萬手,換手率1.13%,總市值為684.22億元。
4、華友鈷業(yè)(603799):公司從事鈷新材料產(chǎn)品的深加工及鈷、銅有色金屬采、選、冶。3月28日華友鈷業(yè)(603799)公布,截至15時,華友鈷業(yè)股價報34.780元,跌0.97%,市值為591.79億元,近5日內股價下跌3.68%,成交金額7.25億元。
5、天齊鋰業(yè)(002466):公司業(yè)務有固體鋰礦資源的開發(fā)、鋰化工產(chǎn)品的生產(chǎn)和鋰礦貿(mào)易。3月28日消息,天齊鋰業(yè)今年來下跌-7.98%,截至下午3點收盤,該股報30.560元,跌1.39%,換手率0.74%。
6、西部礦業(yè)(601168):公司主要從事有色金屬業(yè)務。3月28日西部礦業(yè)消息,該股開盤報17.57元,截至15時收盤,該股跌1.7%,報17.320元,當日最高價為17.66元。換手率1.52%。
7、國軒高科(002074):公司主要從事動力鋰電池和輸配電設備。國軒高科截至15點,該股跌0.45%,股價報22.100元,換手率0.48%,成交量834.98萬手,總市值398.24億。
8、五礦資本(600390):公司業(yè)務有信托業(yè)務、金融租賃業(yè)務、證券業(yè)務及期貨業(yè)務。3月28日五礦資本消息,7日內股價下跌0.68%,該股最新報5.860元漲0.34%,成交總金額2.97億元,市值為263.59億元。
本文選取數(shù)據(jù)僅作為參考,并不能全面、準確地反映任何一家企業(yè)的未來,并不構成投資建議,據(jù)此操作,風險自擔。